【導讀】深夜,馬雲好消息!鮑威爾稱美聯儲無需急於降息
大家好啊,阿裏巴巴傳來大利好!
蘋果和阿裏巴巴將合作開發AI功能
2月11日晚間,據《The Information》援引一位直接知情人士稱,蘋果正在與阿裏巴巴合作,為中國的iPhone用戶開發並推出人工智能(AI)功能。知情人士透露,此舉是蘋果應對在中國銷售下滑的策略之一,旨在提供更具吸引力的軟件功能。
據報道,蘋果自2023年起開始測試來自中國開發商的不同AI模型,並最終選擇百度作為主要合作夥伴。該報道援引兩位直接知情人士的話稱,然而,由於某些原因,雙方的合作最終被取消。
報道稱,近幾個月來,這家iPhone製造商開始考慮其他選項,並評估了騰訊、字節跳動、阿裏巴巴及Deepseek開發的AI模型。
最終,蘋果未選擇Deepseek的模型,原因是Deepseek團隊缺乏支持蘋果這樣大型客戶所需的人力和經驗。
消息出來之後,阿裏巴巴股價大漲超3%!年初至今,該公司股價已漲超30%。
另外,蘋果股價漲約3%。
今年春節期間,阿裏雲發布通義千問旗艦版模型Qwen2.5-Max。阿裏雲提到,該模型展現出極強勁的性能,在Arena-Hard、LiveBench、LiveCodeBench、GPQA-Diamond及MMLU-Pro等主流基準測試中,Qwen2.5-Max比肩Claude-3.5-sonnet,並幾乎全麵超越了GPT-4o、DeepSeek-V3及Llama-3.1-405B。
此外,2月4日淩晨,第三方基準測試平台Chatbot Arena公布了最新的大模型盲測榜單,Qwen2.5-Max超越DeepSeek V3、o1-mini和Claude-3.5-SONNet等模型,以1332分位列全球第七名,也是非推理類的中國大模型冠軍。同時,Qwen2.5-Max在數學和編程等單項能力上排名第一,在硬提示(Hard prompts)方麵排名第二。
值得一提的是,2月11日白天,阿裏巴巴創始人馬雲現身阿裏杭州園區,身穿阿裏巴巴黑色文化夾克,全程微笑並向員工揮手致意。
據社交媒體上的阿裏員工透露,2月11日上午,馬雲先出現的地方是阿裏西溪園區A區2號樓的閑魚。此後,下午又有人在C區的誇克偶遇馬雲,身旁還有阿裏巴巴集團CEO吳泳銘陪同。
有偶遇馬雲的阿裏員工表示,“馬老師精神真的好好,特別開心地跟我們合影打招呼,就在智能信息這層,巡樓祝大家新年快樂。”
鮑威爾稱美聯儲無需急於降息
2月11日晚間,美股三大指數低開高走。
消息麵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二在國會山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並表示美聯儲沒有必要迅速放鬆貨幣政策。
鮑威爾表示,美聯儲無需急於調整利率,再次表明官員們在進一步降低借貸成本方麵將保持耐心。
在提交給參議院銀行委員會的證詞中,鮑威爾指出,隨著政策立場的限製性顯著降低且經濟保持強勁,美聯儲不需要急於調整政策立場。
他強調,過快或過度地減少政策限製可能會阻礙通脹的改善,而過慢或不足地減少政策限製可能會過度削弱經濟活動和就業。
美聯儲決策者在1月會議後將關鍵政策利率維持不變,此前在2024年最後幾個月連續三次降息。鮑威爾和其他官員已表示,他們可能會在看到降低通脹的更多進展以及等待特朗普總統經濟政策計劃的進一步細節之前,保持利率穩定。
勞動力市場仍然穩健,官員們表示,這也使他們能夠在考慮進一步降息時保持耐心。鮑威爾周二將勞動力市場描述為“總體平衡”,並表示其“不是重大通脹壓力的來源”。
最新的就業數據顯示,勞動力市場放緩但仍穩固。1月份,美國雇主新增了14.3萬個工作崗位,失業率下降至4%。以美聯儲偏好的指標衡量,通脹率在2024年底仍高於目標,達到2.6%。
鮑威爾表示,通脹率“略高於”央行2%的目標。在證詞中,鮑威爾補充說,通脹預期“似乎仍然穩固”。
與此同時,特朗普的政策提議為經濟前景增加了不確定性,可能會引發美聯儲主席的質詢。特朗普政府已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威脅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征收額外關稅,以及對所有鋼鐵和鋁進口產品征稅,並啟動了承諾的移民打擊行動。
這些措施可能會對通脹施加上行壓力,抑製經濟增長或限製可用勞動力數量,所有這些都可能對美聯儲政策產生影響。一些美聯儲官員已開始在預測經濟發展時考慮特朗普的政策,而另一些官員則表示,他們尚未看到足夠的計劃細節來這樣做。
鮑威爾表示:“我們關注雙重使命麵臨的兩方麵風險,政策已準備好應對我們麵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鮑威爾還將於周三在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上作證。
鮑威爾的證詞發表之際,華盛頓局勢動蕩不安。美國總統唐納德ⷧ普支持對美國貿易夥伴征收關稅,而政府在對美聯儲的立場上也釋放出不同信號。周一,特朗普簽署了針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鋼鐵和鋁的新關稅政策。對此,歐盟回應稱,如果美國對歐盟產品加征關稅,歐盟將采取報複性措施。
特朗普上任後不久曾表示,他將要求降低利率。然而,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㮧周表示,白宮不會向美聯儲施壓要求降息,而是希望隨著政府推行放鬆監管和削減支出的政策,以控製通脹。
來源:中國基金報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