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25屆年會於2月21日-23日在黑龍江亞布力召開,主題為“培育新質生產力,賦能高質量發展”。追光動畫聯合創始人、總裁於洲出席並演講。
於洲在演講中談到,動畫電影在全球市場地位非常高,2024年全球十大票房最高的電影,動畫電影占到了4部,前3部有兩部是動畫電影。中國動畫電影大約占到電影市場的15%左右,比較穩定,“當然動畫電影的前景非常廣闊,有機會能夠達到20%甚至更高,而且市場達到千億也是一個看得見的未來”他說。
在他看來,看電影也反映了人民大眾的精神狀態,是一個心氣兒,這跟宏觀經濟的發展也是有一定的相關性。
於洲談到,他們也對卓越作品的理解、定的標準是有三點:
第一,卓越作品要取得商業的成功,因為做的是商業電影,觀眾喜歡看,願意買票,而且有好的口碑,“我們做的不是文藝片。”
第二,要有藝術的高度,特別是中國的審美,最近幾年的國風國潮也已經是一個大的趨勢和潮流。
第三,希望作品要有文化影響力,不隻是讓大家笑,有娛樂性,希望電影對觀眾在精神層麵上的無論是鼓勵或是慰藉,還是讓大家有積極的人生態度。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企業家朋友、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非常榮幸能夠站在亞布力的講台上,我也是第一次來亞布力,三天下來收獲非常大,從前沿科技,到宏觀經濟,再到新消費方方麵麵。今天我花10多分鍾分享一下中國動畫電影的發展,最近確實像蔣老師講的動畫突然很熱,春節前是DeepSeek,春節後就是《哪吒2》。
今天的標題“追光之路”這個名字既是追光的發展之路,也是我們作為動畫創作者不斷探索的過程。動畫電影已經有百年的曆史,從上世紀初。這個發展曆程中重要的一個分界線是1995年,皮克斯上映了第一部CG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CG是計算機圖形學,所以動畫電影是融合科技和藝術的力量才能做出好的作品。近十幾年來,無論是好萊塢還是中國動畫都湧現出非常優秀的作品,實際上現在中外在動畫電影的技術方麵,並沒有很大的差距,而內容創作它有很大的文化國別性,所以現在我們看到在國內的無論是電影還是動畫電影,觀眾越來越傾向於國產的作品。動畫電影在全球市場來說,地位非常高,2024年全球十大票房最高的電影,動畫電影占到了4部,前3部有兩部是動畫電影,另外我們也看一下鄰近的日本市場,日本影史的票房最高的前10部有7部是動畫電影,而且這7部大多數都是日本本土的作品。
中國的電影市場過去的十幾年經曆了穩定的發展,直到疫情帶來很大的衝擊。疫情之後的恢複,2023年回到了高峰年的80%,去年又是一個下沉。今年的開年有非常好的開端,現在2月還沒有過去,票房已經超過了200億,超過了去年的一半,所以今年我們相信一定是能有一個好的成績。看電影也反映了人民大眾的精神狀態,是一個心氣兒,這跟我們宏觀經濟的發展也是有一定的相關性。
中國動畫電影大約占到電影市場的15%左右,這個也是比較穩定,當然動畫電影的前景非常廣闊,有機會能夠達到20%甚至更高,而且中國電影市場達到千億也是一個看得見的未來。
追光在2013年成立,王微和我之前是在互聯網視頻行業,所以我們也是理工科的背景,跨界進到影視文化行業。追光成立時確立了我們的使命:融合科技與藝術,不斷創造前所未有的卓越作品。後麵幾年我們也對卓越作品做了一些討論,我們的理解或者說我們定的標準是:卓越作品第一要取得商業的成功,因為我們做的是商業電影,觀眾喜歡看,願意買票,而且有好的口碑,這是第一點,我們做的不是文藝片。
第二要有藝術的高度,特別是中國的審美,最近幾年的國風國潮也已經是一個大的趨勢和潮流。
第三點是我們希望作品要有文化影響力,不隻是讓大家笑,有娛樂性,我們希望電影對觀眾在精神層麵上的無論是鼓勵或是慰藉,還是讓大家有積極的人生態度。《長安三萬裏》可以說是這樣一部值得驕傲的作品。還有就是中國團隊、中國觀眾、中國故事,這個是從我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也是追光一直的創作方向。
“一年一部”,一年一部是說我們每年要上映一部電影,說起來簡單,其實這個背後有非常高的要求。動畫電影製作周期很長,它也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追光每部電影大約周期是三年,但是我們三個項目並行推進,所以從2016年開始到去年已經上映了9部電影。發展到今天,這個口號“一年一部”很快就要被更新了,因為從我們的明年開始,我們就要一年上映兩部電影。這是我們的團隊,我們現在大約有380多人,平均年齡也是不到30歲,非常年輕的一個團隊。
回顧一下我們的發展曆程,因為十幾年前剛剛進入這個領域,我們也是不斷學習和探索,也可以說無知者無畏。前麵幾部是家庭向的作品,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打下了基礎,但是這三部的票房並不好。今天有一個記者朋友說他非常喜歡《小門神》,讓我聽著非常感動。
我們在2019年調整了方向,由家庭向轉為了年輕向,為什麽轉為年輕向呢?因為電影的主流觀眾是年輕人,其實各個國家如果看一下統計,電影觀眾平均大約就是24歲,中國的去年出現了一個趨勢就是觀眾的平均年齡在上升,到了26歲左右。這個現象讓電影行業從業者是是有點擔心的,因為如果年輕人不來看電影,對電影行業是最大的打擊。大家也知道現在很多替代的娛樂方式,無論是短視頻、遊戲、短劇非常多。非常欣喜地看到今年的春節有一個非常好的開年,所以還是回到根本,還是要有好的作品、好的產品,觀眾還是會回到影院。
我來介紹下追光的作品在的海外取得的一些成績,因為其實動畫電影出海比真人電影有一定的優勢,第一點因為真人電影需要靠明星,而明星有國別和地域的這種差異,在中國的明星到了海外可能大家並不熟識他,當然好萊塢的好多明星我們現在也不是那麽熟悉,動畫的角色可以做到能夠全球的觀眾都會有好感,都會喜歡,而且故事也是可以做到就是人類的共同情感這樣大家可以共情的故事。
《白蛇:緣起》在日本是2021年日語配音版上映,讓我們意外的是當年日本評選最受觀眾喜愛的動畫電影《白蛇:緣起》排到了第二位,第三位是《鬼滅之刃》。《鬼滅之刃》至今還保持著日本的票房紀錄。還有就是《青蛇劫起》,因為疫情期間《青蛇劫起》我們海外就沒有上院線,在2021年上了奈飛,《青蛇劫起》上映的首周末全球播放量是第三名,5天之內播放時長超過了1000萬小時,後麵在全球前10保持了3周,3周之內就播放時長超過了2000萬,片長兩個小時,所以超過1000萬的觀眾看了這部電影,其實中國電影在海外過千萬觀眾的電影還是非常少的。到目前我們估計海外觀眾已經是應該有4000萬。盤算一下,如果能上院線的話這個票房就是4—5億美金的一個票房,希望將來我們會有這樣的作品。
再來介紹一下《長安三萬裏》,好多朋友是通過《長安三萬裏》知道了追光動畫,這部作品的創作始於2019年底疫情爆發的時候。我們想要開辟一個新的係列,就是這個新文化係列。因為動畫電影它是一種藝術的表達形式,它可以讓當下的觀眾去了解、去熱愛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眾多了不起的人物。當下的快節奏、碎片化,不光是小朋友、年輕人,我們也很少有時間去看名著,去看大部頭的原著,所以動畫電影是一個非常喜聞樂見的形式,這既是我們的使命也是我們的機會。
《長安三萬裏》在立項之初我們就有幾個關鍵詞就是:唐風、詩意、壯美、考究,今天舉幾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唐風,以唐代的古畫作為參考,還有這些古俑。其實很有意思,《長安三萬裏》預告片一發出來就好多粉絲說這個李白不帥,因為以前的楊戩是非常帥,非常俊美,粉絲說李白的腿短。其實我們是以唐代的陶俑為參考,因為唐代是尚武,就是一般男生是上身雄闊,但腿是比較短。另外在創作中,我們也要研究開元年間的大唐版圖,包括各個民族的分布和特點,不同民族人的長相特點這些都要去做一些研究。以李白身上的配飾為例,非常多的細節都是基於文物、基於古畫做了一些設計。高適的角色有22個設計,高適的馬就有7匹,李白也有15個角色設計,每一個都是要單獨製作,所以動畫電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一個工程。很多朋友問AI會不會推動?我們的回答肯定是的,但是這個還是要假以時日。這兩天聽到了很多分享,我們也和飛書,和很多夥伴們期待在這個領域有一些突破。
我為什麽放這張這個圖呢?這是高適第一次去長安的一張航拍的鏡頭,因為當時的長安城有100萬人。在公元1300年,100萬人是超大超大的城市,唐代最高峰是5000萬人口,封建社會能夠支撐最高的人口頂峰,所以我們輝煌的盛唐時期是非常了不起。從動畫製作的角度,這個鏡頭隻有3秒多,但花了有一年多的是因為這個鏡頭裏麵有12000人,而且每個人都是在表演,不是簡單地擺在裏麵。
《長安三萬裏》取得很多榮譽,這裏簡單說一下李白上春晚,這也是第一次一個虛擬形象來到春晚這樣一個重要的舞台。剛才在下麵聽到黃總的分享人形,我在想,未來如果真有這種人形機器人,我們可以讓李白、高適這些動畫形象活起來,在我們的身邊,這個還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最後,我來分享一下追光目前在開發的項目。除了已有的新傳說、新神榜、新文化,我們已經開辟了名著《三國》《水滸》係列。今年的暑假上映的是《聊齋:蘭若寺》,然後明年夏天上映的是《三國第一部:爭洛陽》,明年冬天上映的是《水滸1:風雪山神廟》。還有一部作品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新文化係列第二部:《朝花ⷥ䕦𞣀。所以我們要做關於魯迅先生的故事。這幾項目都已經立項,其實這些項目都已經推進了一段時間。
最後,我還有一個小短片,1分多鍾,是追光作品的一個混剪。非常有幸我們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雖然充滿了變幻,充滿了挑戰,我們希望以我們的創作,我們的作品能夠不辜負這樣的一個時代,好,現在請大家看一下這個短片。
謝謝大家!
立陶宛反對黨領袖抨擊政府對華政策 直呼不專業!
淘800折(折800官網)
三隻鬆鼠廣告中出現少先隊員紅領巾 被指涉嫌違法
國內航線取消燃油附加費(具體是什麽情況)
北京新增3例京外關聯本地確診 當地目前什麽情況?!
淘寶店鋪改名(淘寶店鋪改名字對店鋪有影響)
淘寶客服電話轉人工(淘寶客服電話轉人工服務電話)
年終獎個稅優惠政策再延2年 專家:降低工薪族負擔
2021年我國電影總票房達472.58億元
教育部:嚴厲打擊以“家政服務”名義變相違規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