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劃書怎麽寫(企劃是什麽)
企劃書怎麽寫(企劃是什麽)企劃,就是為理性決策提供按效益化原則設計的方案。作為沒有專業的企業策劃理論培訓和研究的企劃人,我們對企劃的認識常常是我們在工作中實踐知識的積累與對前輩企劃人的知識的繼承的綜合體。我將企劃看成是廣告學、統計學、公共關係、市場營銷、心理學的綜合學科,一個企劃人是必須熟練掌握調研、數據、平麵、文案、心理學、商品多種知識的多麵手,隻有這樣,才能是真正的戰略層麵的企劃人。
規避風險和追求效益最大化是企劃的兩大功能。企劃源於日本,成型於台灣,是台灣的企業把企劃帶給中國大陸的企業。但是追蹤企劃的真正來源,應該溯源於歐美的企業顧問或者企業谘詢機構。企劃部門其實是企業內部小型的谘詢部門。
企劃是一個戰略係統,廣義上牽涉到企業的發展戰略、品牌戰略;狹義上牽涉到企業的營銷管理、廣告策略和市場管理。從某種意義上說,企劃必須是企業內部全體管理班子的事,企劃人、企劃部門僅僅是一個牽頭組織或者領銜人。因此,企劃工作必須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實現係統管理,全員企劃。大到企業發展方向的製定,小到區域市場促銷活動的執行,必須積極調動企業管理層、全體員工來參與、執行。假如企劃人、企劃部門閉門造車,那麽企劃的危機就會不可避免地爆發。

⠀
企劃不是點子,企劃不是炒作,企劃更不是能夠讓一個病入膏肓的企業立即起死回生的救命稻草。隻有理解企劃,我們才能真正地認識企劃,從而做好企劃,用好企劃。
第一,企業、組織要做什麽是企劃,怎麽做也是企劃。
在企業裏,我們常常聽到企劃一個新產品上市,企劃企業的發展戰略等等,那麽企劃和計劃、策劃有什麽不同呢?計劃常常用於已經決定的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工作框架,偏重於執行和控製;策劃常常是一次短期的活動、炒作或者公關;而企劃則被用在從大的方麵決定工作內容。如開發產品、管理品牌、設計企業運營模式、設計營銷管理模式、設計促銷管理模式等等。從大的方麵來看,企劃是提出嚴密的構思,經過完整的論證然後被采用、實施、評估的過程。企劃接近於管理谘詢,一個公司的企劃班子,既是公司的戰略核心智囊團,又是公司策略執行監控組織。
⠀
第二,企劃是理論的實戰演習。
營銷理論和品牌理論是經驗的結晶,也是指導企業運營的綱領。但是,麵對浩瀚的營銷或品牌理論,企業究竟該如何加以揚棄呢?企劃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評估理論,吸收理論的有機養分,從而讓理論融入企業文化,成為企業文化有機的整體。我們知道,一個企業如同一個有血有肉的人,都有其獨特的一麵,對知識、理論的吸收都存在適應性的問題。企劃的作用就在於尋找企業獨特的營銷理論,價值觀念,品牌觀念,並保證這些理論、觀念在企業運營中灌輸和發揚。從這個角度上看,企劃不僅僅是一個部門的職能,而是企業核心決策班子的職能。假如說中國要評選企劃專家,那麽真正有資格、有條件當選的,定然是一些大企業的CEO或創始人,如張瑞敏、柳傳誌之流。
⠀
第三,企劃是構思的充分發揮
比如,炙手可熱的商品一上市,很多人就說,“哎,這東西我以前也想過”;再如,一個成功的品牌企劃也會有很多人評價:“一點也不新鮮,我也想過這麽做”。——然而,隻是想到(即某種構思)並不是值得驕傲的事情。我們世界上所有偉大的發明創造都是在不經意之間構思出來。牛頓從蘋果的落地發現萬有引力,加利略從小石頭的落下發現重力加速度,經濟學家從最普通的買賣發現經濟學原理,等等。但是,如果隻是停留在構思上,就不能轉變成真正的企劃。一句話,企劃就是從五花八門的主意、見解、構思、點子中發現社會、企業、消費者實際需求或潛在需求的,可以變成實施方案的東西,並對它們進行精心組織,使它們產生巨大的功用。隻有充分發揮構思,並把構思放進企劃,才能贏得利益,贏得潛能。
⠀
第四,企劃是對各種資源的整合
企劃不能憑空變出一座金山,也就是所謂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企劃過程中,資源的整合是企劃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麵,企劃就是充分發揮各種與企劃目標相關的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物力資源,社會資源,信息情報資源,通過動用上述資源的各種積極因素,使之發揮作用,形成合力,來實現企劃的目標。企劃的資源整合不僅僅體現在企劃階段,更必須體現在實施、評估階段。“企劃”一詞來自日本,日本人把企劃運用得爐火純青。綜觀近代日本的科技文明,都是日本人借鑒西方國家先進技術的結晶。其實日本人也不過是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表現在對知識、技術的創新運用上。我們的田忌、諸葛亮都是天才企劃專家,“田忌賽馬”“草船借箭”就是企劃的經典案例。
⠀
第五,企劃必須兼顧積極和消極因素的思路
企劃的目的是更有效地完成目標任務,更完善地執行目標計劃,因此,我們應該注重企劃的可行性,沒有可行性的企劃隻是花架子,裝飾品。於是,企劃必須從感性回歸理性,必須考慮積極和消極的思路,必須充分考慮成功與失敗的可能性。古代謀士在向帝王獻計時通常都會有“上策”“中策”“下策”,每一種策略都是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資源環境下應對的;而國際管理谘詢巨頭麥肯錫的谘詢方案也是這樣,分成幾套不同的方案,以方便客戶的實施執行。重要的是,企劃必須對即將發生的事件有著充分認識和應對措施。我們的很多企劃專家、策劃大師常常用自己企劃的案例來為自己鍍金,常常為一句廣告語、一則平麵創意、一個促銷活動而激動不已,恨不得流傳千古;殊不知,專家大師們所企劃的品牌已成昨日黃花。原因何在?就是因為這些企劃沒有充分地考慮消極因素的影響!
⠀
第六,企劃必須得到認可,必須擁有實施的條件
我們常常聽到企業的老總抱怨企劃脫離實際,不好實施。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企劃工作是主觀性比較強的工作。因為在企劃工作開展時,企劃人一方麵要綜合各種資源,一方麵要估計可能出現的不確定因素,所以,方案的基礎一半是資源,一半是假說——也就是未經過檢驗的。因而,在實施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風險,這樣那樣的情況。對於企劃的實際情況,最重要的是企劃方案本身必須經過充分的論證,以確保其執行力;然後全麵溝通,從而讓企劃得到更多的理解與支持。隻有良好的溝通和支持,才能保證企劃的完善實施。企劃在得到認可和擁有實施條件的前提是:企劃必須防止企劃不完備造成的風險;必須防止人力不可抗因素造成的風險;必須防備由於貫徹不徹底而產生的風險;必須防備由於認為因素造成的企劃風險。
⠀
第七,天馬行空的想象和腳踏實地的描述在企劃中同樣重要
我們欣賞戰爭片,欣賞的是軍事家們的雄才大略。他們在地圖、沙盤上插幾把旗子就可以指揮千軍萬馬,決勝於千裏之外——因為他們事先對戰局有著全麵的分析,對戰機有著全麵的把握。企劃也是一樣,一邊在充分的調查、分析研究基礎上,運用天馬行空的想象,把企劃素材放進知識的海洋,尋找企劃方案的爆發點;一邊運用理性思維,描繪出企劃實施的細節,企劃實施的過程,企劃實施的前景,企劃帶來的創新。想象是企劃靈魂,描繪是企劃的基礎,兩者缺一不可。
企劃是一個從構思到規劃到實施的全過程,是進行企業管理、市場營銷、品牌管理等一切事務的基礎。企劃方略的合理科學與否直接關係到企業各項事務的成功或失敗,高效或無效。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速度、效率、創新成為企業成功的標誌。理解企劃,就能更好地理順管理,從而使企業的各種資源配置更加合理,資源利用更加妥善。重要的是,企劃產生的品牌動力將極大地促進企業的收益。
企劃能否實施、實現,達成既定的目標,產生企劃力,關鍵在於企劃人的真功夫。真功夫就是企劃人在專業領域的預見能力、構思能力、創造能力、組織能力、情報能力、表現能力、說服能力、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總和。幾年前,許多策劃公司號稱無所不通,無所不能,那其實是對專業的褻瀆。近一段時間,許多專業性的企劃公司出現了,這是企劃行業健康化、專業化的表現,企劃人的真功夫也漸漸顯山露水。那麽,企劃人應該具備怎樣的能力呢?我們針對企劃的特性以及企劃人的性格進行深入分析。
⠀
運營的同學,肯定免不了做活動策劃,比如說新媒體運營需要通過策劃活動來漲粉、內容編輯需要策劃內容專題來引流、社群需要做一些線下活動來轉化用戶、電商通過各種活動來提升運營指標等等。
無論怎麽什麽運營,若想做出出色的活動,在職業生涯上產出一些牛逼閃閃的數據,都必須掌握一個技能——活動策劃。
⠀
一份合格的活動方案,優先考慮活動背景、活動目標、活動主題及活動時間4個基礎要素。
活動背景的作用是證明活動對產品有價值,通常基於市場數據、市場熱點、競品動態、目標人群、領導觀點寫活動背景,核心在於描述清楚“為什麽做活動”、“做什麽樣的活動”、“預計有怎麽樣的效果”。
活動目標作用是讓領導同事知道你打算把活動做成什麽樣子,以及決定活動成敗的關鍵指標。
活動主題的目的是為了吸引用戶注意,清晰告知他們是怎樣的活動,並能快速促發用戶參與活動。
寫完策劃書的背景、目的、主題、時間之後,則開始策劃活動形式。活動形式滿足3大要素,即有效的營銷工具、有趣的互動場景、有料的商品包裝。
營銷工具主要利用用戶的逐利心理進行設置,提升付費轉化。營銷工具及互動場景需要根據運營目的及用戶生命周期來選擇和設置。
互動場景是為了提升用戶拿到營銷工具的過程與參與感,以此增強營銷工具在用戶心中的價值感。
內容包裝的是為了讓活動更有代入感,讓用戶覺得這件事與自己有關,縮短用戶對活動的認知時間,盡快參與到活動中來。一般一級標題可以按品類、按折扣、按人群、按場景4個維度展開。
⠀
活動預算由5個要素組成:激勵成本、員工成本、推廣成本、開發成本和浮動說明。
活動推廣先對目標進行拆解,然後換算出對流量需求的預測,最後把流量目標分解到不同的渠道。
總結:
1、不管寫什麽類型的活動策劃,都需要把背景、目的、主題、時間這4個要素優先考慮,才能更係統全麵策劃活動的其他細節。
2、理解營銷工具、互動場景、活動包裝模型的底層邏輯,清晰整場活動形式。
3、明細活動預算及拆解活動推廣目標,是活動策劃方案申請成功的重要保證。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