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捧西地那非粉、幾捧玉米澱粉,混合拌和後裝入膠囊,再在包裝盒標注上“中藥珍寶”等文字,搖身一變就成為“網紅保健品”,幾年時刻經過快遞銷往全國20多個省份。
近期,由江蘇省淮安市金湖縣人民查看院依法提起的閔某、王某等人出產、出售有毒、有害食物刑事順便民事公益訴訟案子宣判,閔某、王某兩名被告人被法院判處三年有期徒刑,延期四年履行,還要承當140餘萬元的三倍懲罰性補償金,並經過相關媒體向受害者抱歉。
2019年8月,金湖警方收到大眾告發,有人以所謂“江蘇慢性病康複中心”名義推銷所謂“男性保健品”。一些大眾購買後感覺外包裝過於粗糙,服用後也沒有作用,就上網查詢,成果發現是假貨,便向警方報案。
民警經過一個多月的摸排,在金湖縣城民巷內一棟三層小樓裏找到了所謂的“江蘇慢性病康複中心”,捕獲涉嫌製假、售假的犯罪嫌疑人閔某、王某,現場抄獲1500多盒來路不明的所謂“保健品”以及用於推銷的“話術手冊”。2019年12月,該案子被移交查看機關審查起訴。
“這些所謂的‘保健品’既沒有正規出產廠家和精確出產日期,也沒有經過相關質量檢測,經過快遞被郵遞到全國20多個省和直轄市,被害人很多,咱們在第一時刻介入案子並將頭緒移交給本院公益訴訟部分。”金湖縣人民查看院員額查看官王躍進說。
經查,2017年12月,曾從事過保健品出售的閔某、王某成立了“金湖康德商行”,私自購進膠囊外殼及含有西地那非和他達拉非的藥粉等質料,招聘人員克己“保健品”。
“一點含有西地那非等違禁成分的所謂‘原藥’,加上玉米澱粉,灌入提早購買好的膠囊,配上包裝盒,就成了所謂‘江蘇慢性病康複中心’最新研究成果,不到5塊錢的本錢,每天能做幾萬粒膠囊,幾年間被發到全國2800多名顧客手中,不合法獲利40餘萬元。”王躍進說。
“有必要嚴厲打擊涉案行為,堅決保護顧客合法權益。”金湖縣人民查看院查看長周海波表明。作為當地首例食物安全範疇的刑事順便民事公益訴訟案子,金湖縣查看院公益訴訟辦案組活躍學習外地先進經驗,在完結取證方向、理論依據、訴求規模等作業後,舉辦查看官聯席會議,對該案適用懲罰性補償達到一致定見。
2021年2月,金湖縣查看院對閔某、王某兩名被告人提起刑事順便民事公益訴訟,要求承當出售價款三倍的懲罰性補償金140餘萬元,並要求被告人在媒體上揭露抱歉、警示風險。2021年4月23日,法院開庭審理此案,采用了公訴定見。
針對在辦案進程發現的相關快遞公司未嚴格履行驗視準則,協助閔某、王某等被告人郵遞所謂“保健品”,貨到付款代收“費用”致使有毒有害食物得以在全國20多個省份通行無阻等問題,淮安查看機關憑借“七號查看主張”,推進郵政等部分展開全市規模內快遞職業的專項監督整治。本年4月20日,淮安市查看機關與郵政管理局等7個部分、13家快遞企業“執行七號查看主張共築寄遞安全屏障”聯席會議舉辦,會簽了《關於樹立寄遞途徑安全監管協作合作機製的定見》。
“經過舉辦聯席會議、通報典型事例、參加聯合法律監督等方法,查看機關協助郵政物流企業和有關職能部分強化對結尾服務網點管控,嚴格履行‘實名收寄、開箱驗視、過機安檢’等準則,進一步深化聯動法律和協作合作,堅決堵住不法分子使用寄遞途徑施行違法犯罪活動的灰色途徑,助力強化管理係統管理才能現代化建設。”淮安市查看院查看委員會專職委員葛蕾說。
來曆:法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