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第25屆年會”於2025年2月21日-23日召開。會議期間,新浪財經獨家對話裏斯品類創新戰略谘詢全球CEO、中國區主席張雲。他表示,DeepSeek的爆火,啟發了中國創業創新的新思路,而麵對哪吒2的全球票房高歌猛進,他說:“年輕世代對‘中國智造’的認知已從‘廉價代工’轉向‘科技領先’,這為國潮IP突破文化桎梏奠定基礎。”
“低成本突圍”:DeepSeek催生品牌戰略範式革命
“與其追求比DeepSeek更強的模型,不如用低成本、輕算力路線創造差異化價值。”裏斯品類創新戰略谘詢全球CEO張雲與新浪財經對話中直言,大模型技術正在重塑企業戰略構建邏輯。
他以國內大模型黑馬DeepSeek為例解析行業變局:“當技術先驅已建立壁壘時,跟隨者需用‘對立麵法則’破局——ChatGPT雖強,但其高算力需求恰恰為後來者指明反向創新的機會。”這種戰略思維正在引發連鎖反應:在戰術層麵,大模型成本下探加速AI搜索普及,倒逼品牌重構認知傳播體係,“未來企業必須掌握AI算法規律,否則將失去用戶心智爭奪戰入場券。”他說。
對於技術顛覆的“重災區”,張雲劃出明確預警帶:“法律谘詢、教育等依賴標準化輸出的行業將首當其衝,AI的顛覆比想象中更快。”
哪吒出海啟示錄:文化自信撬動全球市場
談及近期現象級IP“哪吒”的出海成功,張雲將其定義為“中國文化複興與科技自信的共振效應”:“年輕世代對‘中國智造’的認知已從‘廉價代工’轉向‘科技領先’。”他特別指出,哪吒電影中傳統神話與現代視覺技術的融合,恰是“軟硬實力雙輸出”的典範:“哪吒隻是一個開始,中國像哪吒一樣的經典IP還有很多,年輕一代沒有那麽多包袱,他們接下來更自信,更能夠做出體現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技技術結合起來的東西。”
中企出海雙軸戰略:既要“中國芯”也要“本土胃”
針對中國企業全球化命題,張雲提出“認知杠杆”理論:“出海需同時撬動兩大支點——對外強化‘科技大國’‘工業強國’的全球心智認知,對內深研目標市場本土化需求。”他以茶飲賽道舉例:西方消費者認可“茶源於中國”的認知優勢,但具體產品必須像熊貓快餐改良中餐那樣適配當地口味,“既要發揮中國優勢,也要適應各地不同認知。”
破局內卷:從“更好”到“不同”的戰略躍遷
麵對國內市場同質化競爭困局,張雲犀利指出:“新能源汽車加配置、快消品打價格戰都是死循環,真正的破局者都在重新定義賽道。”他列舉三大破卷樣本:憑超級混動技術開辟“油電共生”新品類;理想汽車用增程汽車重塑SUV價值標準;小米SU7借極致產品力打造“年輕人的第一輛保時捷”。這些案例的共同點在於“用品類創新替代產品內卷”。
組織變革暗線:用“新物種”承載顛覆性創新
對於企業如何平衡創新與穩定,張雲拋出“新物種孵化論”:“顛覆性變革必須建立獨立作戰單元,新能源汽車行業已證明——獨立品牌/公司的成功率遠超內部孵化。”他建議企業構建“雙軌製”:成熟業務維穩基本盤,創新業務則需新品牌、新團隊、新渠道組成的“特種部隊”,他提出:“企業職業經理人是不可能打造新品類,因為對於未來的創新需要前瞻性的判斷,它必須要有企業家精神冒險。”
杭州“類矽穀”生態:政府如何當好“園丁”
解讀“杭州六小龍”現象時,張雲強調製度創新的乘數效應:“長三角的競爭力在於構建‘支持不幹預’的生態——政府像園丁培育土壤,而非指揮樹木生長方向。”他認為杭州若能持續優化人才引進、知識產權保護等係統化機製,有望成為“東方矽穀”,“關鍵是平衡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既提供陽光雨露,也允許野草自由生長”。
企業家IP辯證法:雷軍可學,維珍慎仿
對於企業家紮堆直播的現象,張雲給出辯證判斷:“雷軍、魏建軍等創始人IP能十倍放大品牌聲量,但需警惕‘維珍陷阱’——創始人光環過強反而掩蓋戰略虛弱。”他提出“IP三原則”:必須服務於品類創新戰略、不能替代係統化品牌建設、需與用戶痛點深度綁定。他總結:“企業家和創始人是品牌最好的代言,為什麽呢?因為無論你有什麽創新,它的話題性總會慢慢消失,但是企業家可以不斷發聲,可以不斷去塑造企業形象,帶來公關效益並引起關注。”
從DeepSeek重構競爭規則,到哪吒點燃文化自信,張雲認為,那些敢於定義新品類、構建新生態的企業,能夠贏下未來。
© 1996 - 2019 怕痛怕癢網 版权所有联系我们
地址:三宿岩